文/ 柳宇哲 實習諮商心理師
最近有些時間去看了《元素方程式》,如同大家所說的,皮克斯的電影不只是給孩子看的,大人看了一樣會有很多不同的體悟與感受。這部電影述說著很多的議題,「親密關係」、「親子關係」、「不同特質的相處」、「族群認同與歧視」等。今天我想,先討論親子關係與期待這件事情。 華人社會是一種偏向集體社會的生活模式,一榮共榮,當孩子考上狀元,父母便會放鞭炮宴請鄉親,相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也根植內心,父母也會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完成自己的未完成的夢想,也許是讀完博士,也許是公司上市,也許是守著家業,也許是光耀門楣。但這些夢想是誰的呢?
0 評論
文/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上篇文章提到「 持續」它的重要,它存在我日常生活的每一處,包涵了飲食。現在「持續」也成為我日常生活的朋友,我讓它也在我的飲食產生影響。此篇繼續分享建立正確飲食習慣,持續成果調整飲食,更新利用內在聲音、外在資訊。除了「 持續」覺察、改變、自己的心態外,「 持續」下手「飲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正確飲食習慣,持續隨減重成果調整飲食內容與方式。 #重新檢視、調整食物、運動、體重計的數字與我的關係 目前,我選擇與食物熱量的卡洛里數、體重計上的數字、慢跑里程數,彼此關係是享受,非控制。享受自己的運動瘦身、飲食管理的成就,同時也分享努力後的成果讓朋友知道,為我喝采與加油。 文/柳宇哲 實習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呢?「你都24歲了,怎麼都沒有一點大人的樣子,還是這樣的浮躁」、「都30幾歲了,還像個小孩子一樣整天往外跑」。都有人這樣說著這樣的語言時,我內心都會冒出一個疑問?甚麼叫做「該有的樣子」? 文/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我的肥胖與減重已長達40多年的歷史,本文是從自己-心理師為例,分享此段持續透過健康管理項目中的心態管理、飲食、運動及享受運動過程自己獲得的快樂。 瘦身,不是我當初恢復運動習慣目的,而是意外獲致的成果。至今以一年的時間健康減重,暫時減重成效是瘦13公斤(從82到69公斤),目前持續飲食控制及慢跑運動減重中。我想告訴正處於中年或青年、壯年的你,健康飲食管理、運動、減重是可達成的目標。 展開正文前,我想告訴你,管理自己的內在心態、飲食習慣、運動減重是長時間的旅程。 這趟旅程,我偶爾也會小失控,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運動有時也會小休息,懶惰不運動。「持續」是這趟減重旅程一路陪我到底的朋友。 對我來說,這趟旅程也是重新傾聽身體與內心的聲音,分辨過時、錯誤資訊有哪些?自己編出哪些謊言也相信這些謊言?這趟旅程,是學習如何陪伴自己的過程、變得有智慧及認識自己的發現之旅。換句話說,健康地管理運動、飲食與心態是在我們已具備的知識、特質、能力基礎上,創新、建造自己外、內在狀態的過程。 文/ 柳宇哲 實習諮商心理師
大家覺得講故事只是一個描述事件的過程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以下經驗。 和朋友描述自己的生活事件或壓力後,感覺自己對於這件事情會產生新的想法?又或者是有寫日記習慣的人,透過書寫敘事來做到整合自我一天發生的事件呢?又或者是對於一件自己不願回想的事情不斷找人訴苦排解後,突然覺得沒有這個不舒服了呢? 文 / 柳宇哲 實習諮商心理師
每次看到自己想要買的東西,但因價格卻步時,相信大家常常會聽到「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而已」。每次聽到這句,總是放寬的買了下來。 其實,情緒也是這樣,看不見不代表它不存在。 簡單和大家分享一個朋友的故事,我相信大家就會懂了。朋友的阿嬤因為膝蓋曾經開過刀,因此家人不讓她外出,也不供給她任何的交通工具。但是她仍有外出需求,也非常希望有一台外出工具,因此瞞著所有人,自己買了一台,瞞著所有人經常騎車外出,結果有一天,不小心出了車禍,因為其他家人都不知道這台車的存在,也沒有保險可以支持,後續造成的損害更大。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最近有幾位家長跟我反應,孩子在寫作業時,學校和安親班老師都反應,孩子的字太醜了,希望能夠寫好看一點。而從他們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發現因為這部份持續性的被「批評」,使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此家長也深感到困擾。 家長說孩子目前文字書寫的困境,可能與幼稚園學習階段有關,那是一個不認同學童過早接觸書寫的教育單位,當時孩子過得還不錯,但上小學後,文字的書寫開始成為緊張師生關係及負面自我概念的來源之一,家長因而對這部份頗感疑慮和擔心。 與家長的談話中,讓我想起小時候自己文字書寫的學習經驗。其實那並不是一段好的經驗,當時的我沒有什麼自信,或許也因為這樣,使得在書寫文字的過程中,某部份呈現了自己的狀態。 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寫的字較小,也沒有很端正,爸爸給予的反應是,「怎麼寫出像螞蟻一樣的字?」,而這樣的評語一直跟著我,造成後來自己在書寫上的焦慮。 其實直到現在為止,這樣的聲音都還會出現,這讓我對於寫字沒有信心,也不喜歡書寫,寫字速度也很慢。 文字創造的本衷,應該是用以記錄生活或傳達思想,但隨著文化的發展,在華人文化中,或許它某程度代表著一個人的狀態(如自信與否)或態度(如負責、承擔)。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是否有人和我一樣,週一早上經常不想起床、不想工作,很明顯地就是出現週一症候群,總覺得又要開始工作了,且要持續好多天,一心想著假日什麼時候再來。 這種情形,在學生時代更明顯。通常是因為覺得假日特別美好,很想一直放假,覺得週一就是離開美好的第一天,因此特別不喜歡。 記得高中階段剛離家時,每次放假回家就覺得好心情,但到了週日要返校時,就覺得痛苦萬分,又要回到充滿功課和升學壓力的環境,每當收假就是痛苦的開始。 還好經過適應後,我發展出一種觀點,開始想著週一雖然是痛苦的開始,但它同時也是期待美好假日到來的第一天,而且知道期待會愈來愈近,自從這樣想之後,那種想家和鬱悶的感覺,開始有了轉變,漸漸地變成挑戰、成就和充滿期待。 上次跟你分享 語言能夠反應我們心境和狀態,今天想跟你談談它的另一個特別功能-- 創造感受,甚至是實相,也就是讓事情真的實現。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兒子有次睡前,突然問了我幾句他記得的唐詩,想要了解其中的意思,由於已經很晚該睡了,我只解釋了其中的幾句,並跟他說詩中的語句,經常都傳遞著很多優美情境或是動人感受,等我們有時間時,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詩中的美,並肯定他能記得這首詩。 古人透過詩、詞、歌、賦等形式, #傳達他們的處境或內心感觸,或許我們無法以這些形式的文句來表達自己,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透過不同形式的語言,來呈現自己內在的狀態。 我熟悉的後現代取向治療,就非常重視語言表達的形式,並且透過這些形式的覺察和理解,進一步澄清、理解人們在環境或文化中,所處在的位置或壓迫,再進一步找到可以解構和跳脫的方式。 我們不斷地透過語言的內容和型式,跟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傳達我們的內在狀態,今天想跟你分享,基於 #語言能反應心境這個概念,我們如何透過語言內容的覺察,來了解自己(或對方)的反應,更透過語言結構的省視,進一步理解表達者的內在需求。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最近天氣變化大,就讀幼兒園的哥哥感冒了,過了兩天,換女兒出現感冒症狀,週一早上當她送女兒到保母家,也跟保母說了女兒的狀況,保母一聽顯得不悅,便開始細數她如何悉心照顧孩子,防範孩子感冒,小孩感冒她很捨不得...等語。言下之意,似有數落太太怎麼那麼輕易就讓孩子感冒。 我們家保母是把我們的小孩當孫子般疼愛的長輩,我們都很敬愛她,有時她會指責太太沒有照顧好小孩、讓我太忙、什麼東西沒弄好等等,有時太太會受到影響感到沮喪。這些對話,不曾出現在我與保母的對話中,也就是不曾數落我沒有照顧好小孩、或讓我太太忙了等語。 她的理解和靠近。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將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類別封存檔
十月 2024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030-173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