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柳宇哲實習心理師
我們都以為,我們的自我認同是由內而外,從自己身體裡面根據社會餵養的內容而產生的。然而,從不同的理論觀點,也會有著不同的結果。 從 #社會建構論 的觀點來說,我們的 #自我認同 是從他人的敘說當中形成的。比如說,如果他人不斷的說你是不聰明的人,也挑選你不聰明的事件不斷告訴你,不斷的敘說著。久而久之,你便會認為自己是一個不聰明的人。 這個過程中,這個不斷的敘說變成了標籤,詞彙變成了枷鎖,綑綁了一個人的自我認同。筆者在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因為我是憂鬱症,所以我會經常情緒不好不想動」,此時我便會產生疑惑,為甚麼不是「因為我經常情緒低落沒有動力,我可能有憂鬱症」呢?疾病的標籤在此時,便不再是辨別與改變的標的,而是一個標籤與烙印。 疾病的診斷,是協助我們有一個基礎的模板可以認識人,並且在這樣的框架之上得以認識人,甚至可以透過這些診斷,使人降低各種自我貶低與自我譴責的窘境當中,使得人們可以得以回到一般生活與他人互動的模式當中,也可以擺脫期待與所謂「健全」狀態的壓力。 當這種理解開始出現的時候,疾病便不是一種無法掙脫,無法痊癒,無法理解的囚籠,而是讓人們有機會更理解彼此的絲線! *************************** #預約欣語實習生方案 請搜尋 Line:@heartrich lin.ee/ZD1GLgt #柳宇哲實習心理師 #自我認同 #健全 #理解彼此 #高雄心理諮商 #欣語心理諮商所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請放心瀏覽。 類別封存檔
三月 2025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100-170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