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行為,可能是父母關係的救贖。」 「我覺得你是這個家最忠心的人,你犧牲了自己,讓你的父母可以開始對話。」徵得個案讓我試著說說看自己的感觸後,孩子停頓了好幾秒,眼眶不停落淚,觸動了心中最深沉的秘密。 國中二年級男生,在學校表現突然出現適應困難議題,上課無法專注、學業明顯退步,生理伴隨失眠頭痛,情緒反覆焦慮憂鬱困擾。 「心理師,我好差勁,我讓我的父母失望、擔心、難過。」苗苗神情低落的癱軟在沙發上,那是冬天的季節,沁冷的空氣,窗外微弱光線,將孩子落寞的側影投映在牆上,好孤單。
苗苗的父母長期飽受經濟壓力,與其原生家庭亦各有親子、手足衝突議題,父母之間時常出現爭執。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媽媽以照顧子女為由,父母分床,苗苗與媽媽共枕,哄睡聲在夜半時開始變成啜泣聲,媽媽的淚水漸漸在苗苗心中如匯集成無法排除的惡水,情緒也隨之低盪,浸潤淹沒苗苗內在的自我,無法呼吸。 根據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三角關係關係現象,假設父-母-子為一個情緒系統,當其中兩方開始不穩、焦慮產生時,會引起第三方動盪。 分享兩種較常出現的狀況: 現象一, #子出現行為問題:如故事中的苗苗開始頻繁出現學校適應、情緒困擾的症狀,父母的衝突必須暫時停止,轉而「處理」苗苗的行為; 現象二, #失去生活動力與目標:原先父母情緒失落時,應為伴侶彼此照顧情緒的需求,因關係失去功能,子-苗苗主動進入三角關係,承擔媽媽情緒照顧,成為最佳傾聽者,但當媽媽情緒起伏不定時,也是最容易被怪罪、指責的對象,母子關係糾結困頓。苗苗進而難以專注在課業上,眼睛只能專注望著媽媽,關心著媽媽今天快不快樂,生活充滿自責、罪惡、失去自我成長的動力。 長期下來,父-母-子可能會因為多重壓力事件,關係糾葛,累積成家庭的傷。 我是林宜樺心理師,在學校場域陪伴過許多孩子,讀懂其內在的苦,說出貼近自己真實的話,長出屬於自己這個年紀的希望小苗。也傾聽學生家長的心聲,理解那些疑慮背後的擔憂、辛苦與心酸。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故事,想要探索自己,幫助自己生活的更自在,我在欣語諮商所與你一起努力。 #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將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類別封存檔
一月 2025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100-170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