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一天我們家兩歲半女兒,因為走到剛拖完地的濕地板,摔個四腳朝天,於是哇哇大哭,這時候老大在一旁,可能因為見到妹妹的模樣很逗趣,就開始大笑,就見女兒哭得更大聲…。 許多時候,當我們見到小孩跌倒或「失足」時,一旁的大人或許覺得孩子的動作可愛,因而大笑,或是認為孩子不聽話而「出事」,因此出言責備或數落。 我們將這個小片段,用心理感受的角度來細看,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某些反應 #會造成對方更難受。 以我們家兩個小孩發生的插曲來看,當妹妹因為滑倒而哭泣時,這時候她除了身體的傷痛外,心理也會覺得困窘和難受,接著她又聽到哥哥嘲笑她,她可能因此生氣(為什麼要笑我、惱羞成怒)、受傷(我都已經跌倒了,你還笑我)、攻擊(因為哥哥的取笑而想回擊)。
或許哥哥只是因為妹妹的動作可愛,因而大笑,但這個舉動,卻可能讓妹妹立即出現更負面的情緒。 反觀我們,我們在面對別人因為某些原因而出錯時,我們會有什麼反應?特別是他們因為不聽我們的話,而做錯事或失敗時,我們又會怎麼對待他們? 有些時候,由於這類念頭「我就知道你會這樣—活該」、「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得到教訓剛好而已」、「早就告訴你了—你真是欠罵」,因此嘲笑或責備對方。 這也經常會不經意的,成為我們對待身邊受挫家人或朋友的反應,就如我們家哥哥對待妹妹一樣。 當一個人失敗或受挫時,通常內在會有那些情緒或感受: 1.失落:因為自己預期達成的事,沒能順利完成或做到。 2.困窘:對於失誤感到難為情。 3.挫折:努力付出,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結果。 4.懊悔:後悔當初沒聽你的話。 5.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做好。 可能因為情境或其他因素,而有更多其他的負面情緒,但無論如何,做錯事或失敗,必然讓人感到不舒服,此時身邊的人,又出現了「#不適當」或「#非同理」的反應時,受挫者又會 #加碼出現如下的情緒。 1.生氣:惱羞成怒,甚至出現攻擊對方的語言或舉動。 2.受傷:自己已經因為受挫或失敗而難過了,對方還取笑或責備自己,因而更傷心、難受。 3.罪惡:做錯事或失敗,又受到身邊人的指責,而感到不堪、罪惡。 當我們周遭的家人或朋友,遭逢失敗或挫折時,不論我們是否曾提醒過他,或是給他任何的建議或意見。當他們在受挫的時刻,若以更同理和接納的態度回應他們會是比較比較理想的。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失敗,或將事情做不好,因此,當他們失敗時,他們已經夠難受了、也從中獲得了「教訓」,我們不需要在那個時間點 #再度落井下石,造成他們的 #二度傷害。 若以更包容、理解的方式對待他們的失敗,他們也會更願意在他們需要幫忙的時候找我們,這也因為我們沒有在他們失敗時,又帶給他們另一種負面經驗,你們的互動也會更好。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請放心瀏覽。 類別封存檔
三月 2025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100-170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