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近兩年開辦了許多場次的心理劇和空椅培訓,在與伙伴一起學習的過程中,許多人經常會跟我談到,關於空椅和心理劇的神奇魔力,透過每一次的空椅對話或演出,總能讓許多人從中獲得洞察,對生活或關係有新的領悟。 許多伙伴也很好奇,究竟這樣的歷程是怎麼產生的?從這段時間的培訓經驗中,我找到了可以「解釋」的角度,今天想跟你談談這部份的發現。
曾跟我們一起學習的伙伴,或許你都會記得,我經常會帶著大家一起回顧空椅操作或導劇歷程,並區辨在治療中或是演出裡,關於「談論」和「對話」的差異,我想空椅和心理劇一部份魔力就在這裡產生,怎麼會這麼說呢? 空椅和心理劇,同屬於經驗性的療法,即在治療或演出的歷程中,讓人們藉由情緒性經驗,而不只是認知性理解,來獲得洞察或改變。非經驗性的治療,較常透過生命經驗的闡述、解釋或談論等路徑,引導人們從認知改變,再影響後續的行為。而經驗性療法,之所以會有威力,或被稱為魔力,是因為它們透過對話方式,來引發後續的改變。 我用以下三個特性:當下性、情緒性、互動性,來說說「對話」與「談論」的區別。今天我們就先談當下性: 很清楚地,當我們在談論一件事情時,這件事通常是已經發生,或未來即將發生,但如果是在治療或演出中進行對話時,很明顯這個對話是在當下發生的。 舉例來說,當我們要處理來談者(或主角)與重要他人(如父親)的關係時,透過談論的路徑,我們會邀請來談者去聊他與爸爸如何相處,爸爸如何對待他,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等等。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能做的是讓來談者澄清、理解過去與爸爸的相處模式,藉由這樣的回顧,或許是為了形成新的洞察和重新看待,但從時間和反應的角度來看,他們都是屬於比較「遠」經驗的。 因為這些互動狀態,不是發生在過去,就是還沒有發生,反應是無法即時的。 接著我們來看看,如果透過對話、聚焦當下的話會有什麼不同。當我們要處理來談者與爸爸的關係時,我們透過擺出空椅或是演出對話的方式來呈現,這時候來談者和爸爸的關係,是活生生的展現在對話的當下,因此馬上就可以加以反應、調整和改變。 從時間和反應的觀點來看,它們是立即可以回應、修正的,所以是屬於「近」的經驗。 逝者已矣,來者未見,唯有當下、立即性的經驗,才是真正屬於我們可以掌握的部份。空椅和心理劇透過對話的形式,讓來談者或主角掌握最立即、可改變的部份,藉此讓卡住生命經驗的改變成為可能。下次我們再來談對話的另一個特性—情緒性。 相關文章 淺談諮商室的空椅子 如何啟動空椅對話? 增加空椅中的覺察與體驗(上) 增加空椅中的覺察與體驗(下)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將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類別封存檔
八月 2024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030-173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