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語心理諮商所
  • 最新消息
  • 諮商預約
    • 政府部門相關合作方案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我們的團隊 >
      • 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所長
      •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林宜樺 諮商心理師
      • 蔡翊楦 諮商心理師
      •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 李昭儀 諮商心理師
      • 柯沄蕾 諮商心理師
      • 李琹悅 諮商心理師
      • 陳宏儒 諮商心理師
      • 黃暐婷 諮商心理師
      • 張美娜 諮商心理師
      • 朱庭儀 諮商心理師
      • 黃子宸 實習心理師
    • 地理位置
  • 心靈成長課程
    • 深海2.0-藝術療癒開放工作室 OPEN STUDIO
    • 小馬達父母練功坊 | 談ADHD​親職教養
    • 「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創作讀書會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 正念入門:喧囂世界靜心法(線上課程)
    • 不餓,卻停不下來X莎莉心理師談情緒性進食議題講座
  • 個人療癒課程
    • 兒童增能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其他資訊
    • 服務項目 >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相關資源 >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聯絡我們
  • 心理健康短文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

心理師搞什麼占星學?

7/6/2023

0 評論

 

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在成為一位可獨立工作的心理師之前,我們總是被要求學習各式各樣的課程(無論喜不喜歡),以利找出可能感興趣的工作族群,或未來能加以深入探究的領域。從廣泛的學習經驗中,慢慢發展出更有深度或更強的能力,這是每個專業工作者必然會面臨的狀況。
「妳的專長是什麼?」
「妳擅長用哪個學派?」
「妳最會處理哪個族群?」
雖然這些問句可能是想增加適才適用的機會,但對當時剛學完功夫的我來說,總有種「學成就得馬上亮出武器、展現武藝」的壓力。無法使出絕招的話,就代表我是混水摸魚的學習者。

圖片

為了滿足求才單位的需求,也為了在那些場景裡能有所回應,我想出了一套邏輯:「就說我最喜歡的東西吧!」或許不見得是比其他人厲害的,但因為我最喜歡它、對它最感興趣,要展示給別人看的話,我一定有講得出口的東西。
與其要講一些空洞又不切實際的論調,我寧可把最熟悉的拿出來用。
「我的專長是『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心理學與占星學的結合運用』與『兒童青少年諮商』」就是在這樣的脈絡下出現的。

其中最特別的想必是中間那項-「心理學與占星學的結合運用」。心理師跟算命師之間就算測量不出差距有多大,絕對還是存在著一條鴻溝。但被認證擁有心理諮商專業的我,卻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擅長將兩者混在一起。我想,過往看過我的履歷或簡介的專家(或面試官?),應該都曾有倒吸一口氣的驚恐感。

心理學是被歸在科學領域裡的,儘管有許多研究不見得能以數據的方式呈現;占星學是被歸在玄學領域的,儘管有許多研究或許能以數據的方式呈現。若要認真計算的話,心理學發展的歷史還真是遠遠不及占星學,相差了幾千年之久。
會踏入占星學的學習領域,源於我對人的好奇。
在那個資訊還不太發達的時代,發現人類性格能被做出簡單的分類,無論是血型、生肖還是星座,對小小的我來說,都是非常神奇的事。但也因為當時資訊傳播速度較慢,只能靠書籍、報章雜誌與廣播節目等媒介,一邊吸收知識、一邊對身邊的人進行驗證,困惑的感覺遠比信服的感覺還多上許多。
後來,很巧地獲得跟老師學習的機會,也在疑惑與對照的反覆循環中,逐步認識占星學這項術數。其中最打動我的,並不是對於運勢的估算或詮釋,而是其在人們「特質」的著墨。

長大後進入心理諮商的領域學習,一樣是為了釐清我對人的好奇。
我想搞懂在人類的行為背後,究竟有多少獨特的想法或感受?究竟有多少相似或相異之處?情緒或感覺何以造成這麼多的影響?人與人的關係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拉扯與牽連?
慢慢地,我意識到哲學、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或神秘學等學問,在看似迥異的外表下,其實有相當多的共通點。若用一種最概括的觀點來看,心理學與占星學皆是試圖「認識、探索和理解人類」的方式,只是切入點和關注的面向不同。

拜科技發展與媒體傳播所賜,星座的相關概念已廣為流傳,人們老早就習慣以「星座特質」為彼此的行為下定義。
「唉唷~他是處女座的喔?難怪那麼龜毛!」
「我不想跟心機重的天蠍座交往,我覺得太恐怖了!」
類似的對話在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對吧?
(我先跟處女座和天蠍座道歉,這是常見的例子,容我借用這樣的特質做說明。但我絕不認為這是你們唯一的樣貌!)
如果有個方法能推動人們對自我的認識,不僅從現有的資源中取得,也不需要耗費太大的力氣從頭來過,為何不能選擇它?畢竟,在台灣要推動心理衛生工作真的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已逝的余德慧教授曾說:「把心理諮商擺在廟中,那該多好!」我完全同意這句話。要能切中人心,才有辦法協助人解決心中的困擾。而人心當然無法撇除社會文化所造成的影響性。

台灣的現況是,我們既想保有華人的傳統美德,又想學習西方文化的獨立自主,搞得內在和外在都變得非常地分裂。在這種既矛盾又糾結的背景裡,人們寧可選擇掏錢去算命解惑,或尋求宗教力量的協助,也不肯將心理諮商做為解決心理困擾的首選。
但我沒有當英雄的熱忱,也不認為預測運勢或預言是助人工作中最重要的項目,因此我無法把力氣放在宗教或玄學領域。想找出一個貼近人的方式,必須使用更融入在地文化的工具,除了心理諮商的專業技巧之外,占星學的相關知能即是我手上最好用的媒材。
然而,為了避免人們出現對於算命或運勢推斷的期待,我在諮商實務工作中,並不會主動提出解析星盤的提議,也不會在諮商歷程中用星座特質評斷當事人。除非當事人提出這個需求,且做過進一步的討論和確認,我才會使用此媒材。

曾有人好奇我的做法跟算命師有何差異?
我得誠實地說,我從沒接受過任何占星師(除了教導我的老師)的論斷,無法做清楚的比對。但星盤是一種工具,一種讓我與當事人能試著從不同角度看待自我的工具。若以我的操作方式,我會將焦點擺在當事人如何看待自我人格特質的展現,確認解析與其看法是否相符,而非強調命運如何演變。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終其一生都透過自己與他人的眼光,去認識和搞懂自我的樣貌。若能因為星盤解析而增進對自己的理解與接納,進而重新界定對於自我的看法,要談改變命運或未來,或許真的會有所助益。反之,若只是期盼藉由星盤解析預測運勢變化,不肯對於自我特質有所反思,想改變未來無疑是緣木求魚。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協助自我探索的工具(搜尋關鍵字「牌卡」就可以看到數不清的品項),占星學只是最古老的一種。如果找到自己喜歡的,在不造成傷害性(對身體或荷包的傷害皆然)的前提下,我覺得都是可以嘗試的。
我是一個沒把「帶給人療癒感」當成工作目標的心理師,也不認為每個人都得接受我的建議,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幫忙自己的能力。我能做的,只是為人提供一種陪伴。
而這種陪伴方式,或許是心理諮商能提供的,或許是協助解讀星盤這無字天書所能給予的,也或許是我的文字或音樂創作所造就的。哪種方式,都好。
就算人生很苦,就算人孤獨地來孤獨地走,希望在這段旅程中你/妳不孤單。
自我療癒課程-占星療癒
舊文延伸閱讀:
《我是神秘的心理特工》 
《心理諮商是什麼》
​《渴望成為一位心理師?》
0 評論



發表回覆。

    作者

    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請放心瀏覽。

    類別

    全部
    伴侶之間
    家庭互動
    自我成長
    親子關係

    封存檔

    六月 2025
    五月 2025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二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十月 2024
    九月 2024
    八月 2024
    六月 2024
    五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二月 2024
    一月 2024
    十二月 2023
    十一月 2023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六月 2021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三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六月 2017

高雄心理諮商推薦 欣語心理諮商所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100-1700,其他時段請洽詢
LINE@)
 COPYRIGHT©2017. heartrich2017.ALL RIGHTS RESERVED.
  • 最新消息
  • 諮商預約
    • 政府部門相關合作方案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我們的團隊 >
      • 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所長
      •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林宜樺 諮商心理師
      • 蔡翊楦 諮商心理師
      •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 李昭儀 諮商心理師
      • 柯沄蕾 諮商心理師
      • 李琹悅 諮商心理師
      • 陳宏儒 諮商心理師
      • 黃暐婷 諮商心理師
      • 張美娜 諮商心理師
      • 朱庭儀 諮商心理師
      • 黃子宸 實習心理師
    • 地理位置
  • 心靈成長課程
    • 深海2.0-藝術療癒開放工作室 OPEN STUDIO
    • 小馬達父母練功坊 | 談ADHD​親職教養
    • 「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創作讀書會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 正念入門:喧囂世界靜心法(線上課程)
    • 不餓,卻停不下來X莎莉心理師談情緒性進食議題講座
  • 個人療癒課程
    • 兒童增能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其他資訊
    • 服務項目 >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相關資源 >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聯絡我們
  • 心理健康短文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