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蘭心諮商心理師 在上篇文章【小孩在學校都不講話,沒關係嗎?談選擇緘默症對兒童人際與學習的影響】筆者曾分享對選擇緘默症的認識。過去文獻Oerbeck, Stein, Wentzel‐Larsen, Langsrud, Ø, & Kristensen (2014).指出協助選擇緘默症的孩子開口說話,只使用單一心理諮商方式介入,孩子在學校開口說話的事上進步緩慢。 反之,以學校為基地,大家一起來(爸媽、心理師、學校導師、學校相關的行政人員)協助選擇緘默症孩子減少緊張焦慮情緒,她/他在校開口說話與人互動,可能次數較多。 筆者過去諮商選擇緘默症孩子,使用主要以學校為基地的觀點,請大家一起來協助這位小一女生確診「選擇緘默症」的孩子,經過一學期諮商,筆者在諮商結束後追蹤她新學期在校說話狀況。
學務主任告訴筆者孩子在校說話的頻率、次數漸漸變多。 筆者與孩子進行第一次個別諮商前,進行兩件事。 第一是進班觀察、認識導師。 第二是認識爸、媽。 進班觀察能知道孩子學校生活與學習狀態。進班觀察、認識親師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可以透過這兩件事知道瞭解未曾想到資訊或狀況,最重要的是,可藉這兩件事#與家長、導師與心理師建立合作信任關係。 孩子能逐漸開口說話,導師的班級經營方式居功首位。 諮商後,筆者常用一小段時間與導師聊聊孩子或導師她自己的狀況。 導師分享了以「梅花座」的方式為孩子重新安排座位。當孩子身旁只要有一位同學主動與孩子互動說話,導師就用正向連坐法,送出小零食獎勵與孩子說話的同學們。 導師希望經營友善、正向的人際互動環境,讓同學願意及增加與孩子互動的機會。 筆者每次聽到導師為孩子所做的努力,就立即表達對老師如此用心協助孩子感謝,具體找出導師的用心部分,讚美老師班級經營的用心與細膩。 筆者讚美肯定老師的用心後,也把諮商孩子後需要導師進一步幫忙的想法告訴她,請老師用自己的很有一套的班級經營方式來執行看看。 筆者數次邀爸爸、媽媽談談,除可以瞭解爸、媽特質及孩子教養方式,同時評估孩子整體生命史(如成長、學習經驗)。 了解爸媽對「選擇緘默症程度」認識程度到哪裡?「選擇緘默症」的症狀有哪些?爸媽對孩子狀況擔心程度?還有瞭解爸媽對孩子選擇緘默狀況已做的努力?及還沒做但想做的方式? 最後,筆者想瞭解當爸媽知道他們的孩子學校轉介心理師諮商後,他們對接受心理諮商的觀點。 筆者諮商選擇緘默症孩子的過程,親職教育或諮詢是不可少的元素。 筆者對這位孩子的媽媽(主要照顧者),結合了、親職教育行為治療中的正增強原則、行為演練。 筆者先教導媽媽深呼吸的方式,請媽媽教導孩子與同學說話時,孩子感覺心臟快跳出來時,如何深呼吸,減低緊張狀態。 筆者邀請媽媽在家時先對孩子示範一遍怎麼做深呼吸,再請孩子數次練習。 筆者教育媽媽平日就要常與孩子角色扮演、對話演練。 當孩子想與同學說話時,孩子有可能減少不知道要與同學說甚麼話的緊張、尷尬的狀況,孩子透過與媽媽的練習,就有人際互動技巧與表達方式的資料庫。 當孩子放學回家分享她與同學說話,既使孩子說了「好」的單詞,就給予孩子鼓勵。肯定她在學校與同學說話的勇氣,她又克服自己的緊張。 個別諮商方面,筆者在整個學期採用#寵物輔助治療,以治療犬做媒介(與孩子互動)減低孩子與心理師互動的焦慮。 筆者也採用小團體方式並設計孩子與同儕與治療犬一起遊玩,讓孩子有新體驗與班上同學說話,心跳不會跳那麼快的經驗。 其餘的諮商過程,筆者用表達性媒材與孩子互動,不以「口語表達」做互動,增加孩子既使是在「學校」的諮商室不說話,她還是能在「學校」與筆者互動,她也是可以經驗到在學校與人互動時,焦慮感降低的正向經驗。 #為孩子召開個案會議 筆者認為為孩子召開個案會議主要目的,是大家一起來。 這個是心理師或專輔老師發揮專業的時機,也是促進不同系統相互合作的最好契機。 就筆者服務此位選擇緘默症女童的經驗,除導師外,倘若能邀請到學校校長參與孩子會議,居中協調,達成共識,定奪可實際執行的方式,讓不同的系統能各司其位,那是最棒的。 這位孩子學校的校長非常願意為這個家庭與孩子做些行政的協調,甚至主動參與了孩子的班級聚餐,親自瞭解及給予孩子支持。 教務主任也是幫助孩子在學校能減少焦慮的重要貴人。 因為教務主任實際落實了個案會議,需要教務主任居中協調的事項,也就是筆者請教務主任向任教孩子的科任老師說明個案不說話的原因。請科任老師在教學課程與活動及學業評量方式做微調。 最重要的是,#請科任老師勿因孩子不語狀態,忽略及減少孩子融入課程活動的機會。 例如:上自然課,仍邀請孩子回答設計的問題,在課程分組互動仍設計一些小活動,讓孩子有機會參與小團體,與同學互動。 #讓孩子有參與感,不至於因為這樣開始發展出退縮不參與團體的意願。 請學務主任在學務業務上,若有涉及孩子的權利、義務,做出調整。 更可以預防觀點降低選擇緘默症孩子在校因焦慮緘默的可能狀況,例如:在學校的學務會議或對學生大團體演講或活動中,巧妙的置入性選擇緘默症狀,減少孩子可能因為安靜沈默被霸凌的狀況。 心理師在召開個案會議前,真的很需要先教育爸媽、學校相關重要人員什麼是「選擇緘默症」。 「選擇緘默症」的本質是兒童對自己焦慮狀況,不說話是外顯症狀。與孩子說話,問問題不回答,不是與上課老師唱反調的對立行為,而是她(他)太緊張,緊張焦慮到他說不出話來。 心理師若能做到這些說明,無論是與孩子諮商過程或召開個案會議時,不同系統是更容易合作的,而孩子選擇緘默的狀況是有可能愈來愈少,她未來的身心狀況將會是朝向正向且成熟的方式發展。 Oerbeck, B., Stein, M. B., Wentzel‐Larsen, T., Langsrud, Ø., & Kristensen, H. (2014).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home and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for selective mutism–defocused communication and behavioural techniques.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19(3), 192-198.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將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類別封存檔
十月 2024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030-173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