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詩絜 實習心理師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刻? 明明已經很累了,卻還是告訴自己「再撐一下就好」 明明心裡好委屈,卻還是對別人說「我沒事」 明明想哭,卻故意笑得更大聲,拼命地掩飾自己真實的情緒。 從小,我們就學會了要「堅強」、「懂事」、「不要麻煩別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好像連傷心難過的權利都失去了。 可是你知道嗎? 真正的堅強不是不傷心不流淚,而是即使傷心流淚、明知道前方道路漫長,但仍然願意繼續走下去。如果這不是勇敢、這不是堅強的話,甚麼才是呢?
0 評論
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大家喜歡上學嗎?是為了什麼而願意去上學呢?因為政府就是這樣規定?因為上學有朋友可以一起玩?因為大家都去,我也跟著去?因為不上學也不知道幹嘛? 今天透過青少年的眼光,來談談與上學有關的議題~ 再次強調,為能保護與我接觸過的每位當事人,我已將人事時地物全做過修改。每個角色皆非原本的樣貌,他或她都是被重新拆解與融合過的虛擬人物。絕對沒有保密的問題,請大家安心觀賞。 -----故事開始----- 文/高詩絜 實習心理師 有時候,焦慮像是一陣突如其來的大浪,把人整個捲進去,腦袋轉個不停,心也跟著慌了起來,怎麼樣都靜不下來。 這時候,我會提醒自己:先別急,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住自己,讓心慢慢回到當下。 以下這三個小步驟,是我親身實踐後覺得很有幫助的,也想分享給你: 一、閉上眼,慢慢深呼吸三次
不需要逼自己放鬆,只是專注在每一次的呼吸。吸氣時,感受一下清涼的空氣進入你鼻腔的感覺;吐氣時,感覺一股溫熱的氣流沿著鼻腔出去的感覺。就這樣做三次,讓節奏慢下來,也讓思緒有個著力點,不再被思緒帶著跑。如果覺得有需要,多呼吸幾次也沒關係。 二、對自己說一句話 任何一句讓你安心的話都好:「現在這樣也沒關係」、「我會陪著自己走過」、「我正在努力了」、「你一定可以的」。像是在對最親近的人說話那樣,對自己輕輕地說。你會發現,那些語句,其實能在心裡慢慢地發酵,變成支持的力量。 三、喝一杯熱茶 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泡杯茶吧,不用太匆忙。像是洋甘菊或薰衣草這種帶點香氣的草本茶都不錯。坐下來,聞著那股淡淡的香味,一小口一小口地喝。那個過程,其實就是在照顧自己,也讓緊繃的心慢慢放鬆一點、不再那麼緊張。 這三個小動作,不會讓焦慮瞬間消失,但它們能帶你回到自己身上,重新找回身體的主控權。 焦慮不是壞事,也不代表你做錯了什麼,它只是提醒你:「你很在乎這件事。」那我們就從溫柔地陪自己開始,好嗎? #高雄心理諮商 #欣語心理諮商所 文/#曾正奇諮商心理師
前陣子有家長跟我反應,他的孩子經常出現一些暴走行為,情緒一上來,表現出來的樣子,一點都不像原來的他,讓家長懊惱不已。其實,這位家長並不孤單,在我的實務工作中,許多家長都有類似困擾,今天就來談談,如何幫助孩子因應暴怒的情緒。 一般來說,除非有腦部的異常反應,否則孩子的情緒出現,通常都有其發展脈絡,亦即情緒反應的出現,與孩子所處的情境或是內在狀態有關。 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處理暴怒行為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情緒出現的前置狀態,接著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找尋因應策略。礙於篇幅,我們今天先談談暴怒情緒的覺察,下回則分享因應策略找尋和教導。 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現代社會因少子化的關係,每個家庭常見的孩子數量大概就是1-2個左右。如果有著兩個以上的孩子,手足之間的競爭總是父母最感頭痛的問題。 今天就以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做為主角,來談談手足爭寵的困擾。 再次強調,為能保護與我接觸過的每位當事人,我已將人事時地物全做過修改。每個角色皆非原本的樣貌,他或她都是被重新拆解與融合過的虛擬人物。絕對沒有保密的問題,請大家安心觀賞。 -----故事開始----- 文/高詩絜實習心理師
「為什麼我總是那麼容易生氣?我明明沒有想要這樣的!」 「怎麼又焦慮了?我好想把這種感覺趕走。」 「我是不是比別人更敏感、更容易緊張?」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問過自己?甚至因為這些情緒的出現,而對自己感到有點失望,或是偷偷希望它們從此消失? 但有趣的是,越是抗拒,情緒好像反而更強烈、更常出現。 文/#曾正奇諮商心理師
前幾天帶兒子出去,由於他中午愛玩,沒有吃飽飯,在下午行程途中,他反覆吵著肚子餓,並在車上出現大叫、大鬧的行為,處於無法控制的狀態。還好我能夠理解他的情況,情緒管理也還算可以,不然真的要親子衝突大爆發。 上次我們談過幫助孩子覺察暴怒行為,這次跟你談談如何幫助孩子因應。回到我孩子的狀態,其實幾次的觀察後,發現我兒子很明顯是一個低血糖(肚子餓),就容易失控的孩子,基於這樣的了解,對於他當下的狀況,我會有更多的包容,後來我開始跟他談談,這部份情緒行為的因應。 首先,我需要幫助他看到情緒暴走行為的困境,接著要幫助他發展出適合的因應策略。順著我處理孩子的這個行為,跟你分享我如下的思考。 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又來了!妳又在生氣什麼?我就只是在忙,沒有馬上回訊息而已,為什麼要生氣?」 「對!你大忙人!你就可以忙,我就不可以生氣!什麼都是我的錯,這樣可以吧?」 「妳真的很奇怪欸!我只是在解釋我的行為,妳為什麼要在那邊說都是妳的錯?好啊!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這樣妳高興了嗎?」 「好啦!我的錯、你的錯,大家都錯,很好、很好……」 佑詮向我解釋他和妻子之間的吵架內容,對於女人為何老是氣呼呼的行為感到困惑不已。他不懂為什麼要花時間在這種無聊的小事上爭執,也不懂為什麼倆人總是無法把話講清楚。 文/#曾正奇諮商心理師
過年那段期間,由於不用上班、上學,較沒有壓力,所以我和太太在睡前,就跟兩個孩子聊得比較多,其中一個晚上,還不到三歲的女兒,自編了有關於「魔鬼」和「黑人」的故事,她講得煞有介事,但故事內容漏洞百出,所以兒子邊聽、邊聽,並不停吐槽妹妹。不過,女兒也不是省油的燈,一路不為所動,說得口沫橫飛。 關於魔鬼和黑人這些意象,我和太太幾乎不曾跟她講到「魔鬼」的事,也不曾跟他說到「黑人」有什麼問題,她怎麼就會講出這一大段。 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嗯……我談過5、6次戀愛,我每次都以為……這一次會是對的那個人,但每次都得到失望的結果。到後來我才發現,我好像不適合談戀愛?不然怎麼會……每次都愛上錯的人?」 采瑩的妝容精緻卻不濃豔,搭配著微捲的髮尾、壓著蕾絲花紋的針織衫,與素雅端莊的長裙,加上輕柔的說話語氣,讓人很難與身分證上的39歲有所連結。 我帶著好奇詢問她,「聽起來,這幾次的戀愛經驗讓妳變得對愛情失望?也對自己失望?甚至開始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並不適合談戀愛?不知道在這些過程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她開始細數從學生時代到出社會後的戀愛經歷,每一段都是因為被追求而答應交往,原以為對方的舉動代表著對自己的重視,卻屢屢在交往一段時間,且她也盡到全心投入的階段後,兩人開始陷入疏離與用力拉扯的輪迴。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請放心瀏覽。 類別封存檔
七月 2025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100-170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