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語心理諮商所
  • 最新消息
  • 諮商預約
    • 政府部門相關合作方案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我們的團隊 >
      • 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所長
      •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林宜樺 諮商心理師
      • 蔡翊楦 諮商心理師
      •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 柯沄蕾 諮商心理師
      • 李琹悅 諮商心理師
      • 黃暐婷 諮商心理師
      • 陳宏儒 諮商心理師
      • 張美娜 諮商心理師
      • 朱庭儀 諮商心理師
      • 李昭儀 諮商心理師
      • 黃子宸 實習心理師
    • 地理位置
  • 心靈成長課程
    • 深海2.0-藝術療癒開放工作室 OPEN STUDIO
    • 小馬達父母練功坊 | 談ADHD​親職教養
    • 「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創作讀書會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 正念入門:喧囂世界靜心法(線上課程)
    • 不餓,卻停不下來X莎莉心理師談情緒性進食議題講座
  • 個人療癒課程
    • 兒童增能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其他資訊
    • 服務項目 >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相關資源 >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聯絡我們
  • 心理健康短文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

【我是多出來的那一個】

6/18/2025

0 評論

 
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現代社會因少子化的關係,每個家庭常見的孩子數量大概就是1-2個左右。如果有著兩個以上的孩子,手足之間的競爭總是父母最感頭痛的問題。
 
今天就以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做為主角,來談談手足爭寵的困擾。
 
再次強調,為能保護與我接觸過的每位當事人,我已將人事時地物全做過修改。每個角色皆非原本的樣貌,他或她都是被重新拆解與融合過的虛擬人物。絕對沒有保密的問題,請大家安心觀賞。
 
-----故事開始-----
圖片
小瑀是個13歲的青少女,因為太容易和弟弟吵架而被帶來諮商。
媽媽無力地表示,家人對姊弟之間的問題束手無策,完全搞不懂為何從小聽話的孩子,會在弟弟出生後變了一個人。
 
「弟弟出生前她很期待,我們以為她會很開心有人陪她,但沒想到結果根本不是這樣。她搶弟弟的玩具、偷吃弟弟的食物,還會故意把弟弟的東西藏起來,讓他找不到而挨罵。如果是幼稚園或小一、小二就算了,現在都唸國中了,還有這種幼稚的行為,我們真的被她弄到頭好痛。」
 
「她和弟弟相差幾歲?」
「他們差了6歲,她以前就常常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欺負弟弟,小嬰兒不會講話,但我們看得出來有些不對勁,會警告她別繼續欺負他,也減少他們獨處的機會。現在兩個人都長大了,變成唇槍舌戰,每天都鬧哄哄的,真的是吵死了!」
 
看來這個應該要長大變成青少女的孩子,對爸媽而言,依然處於稚氣未脫的幼稚階段。確認完家長的諮商目標(當然就是期望孩子可以因為諮商而變得懂事),我終於獲得單獨與小瑀談話的機會。
 
「我相信妳知道媽媽把妳拎來這裡的原因。」
小瑀抿著嘴唇、微微皺眉,對我點點頭。
 
「她認為妳和弟弟總是在吵架,這件事讓家裡變得像戰場一樣。關於這件事,妳才是當事人,我想聽聽妳的想法。」
和媽媽所描述的幼稚鬼不一樣,這孩子說話的語氣相當沉穩。
「變成這樣也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是看不慣弟弟被爸媽寵壞了。他做什麼都可以,我做什麼都不行。我會罵他就是想讓他知道,別仗勢自己年紀小,就能任性而為。」
「妳是指……妳罵他是用心良苦?」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哇喔!爸媽一定不懂得妳的用心良苦,才會不斷地阻止妳這樣做。」
「對啊!他們在弟弟出生後,完全呈現偏心的狀態。要嘛叫我多讓他一點、要嘛叫我多體諒他一點。對!我知道他比較小、比較不懂,可是……在他出生之後,我好像就變成多出來的那一個。」
「多出來的那一個是指?」
「弟弟還沒出生之前,我知道這裡是我的家,我有疼愛我的爸媽。但弟弟出生之後,弟弟和爸媽才是一家人,我什麼都不是。他們在上演家庭和樂的戲碼時,我只能被晾在旁邊。」
看來小瑀心裡有很多的不平衡,被捧在手心的情形消失就算了,連家庭和樂的感覺都開始遠離她。
「妳所謂的被晾在旁邊是指?他們三個都不理妳嗎?都只顧自己玩?」
小瑀被我的問句弄得囁嚅了起來。
「欸,不是不理我,會叫我一起啦!可是,他們會先問弟弟的需求,問完才『順便』問我。我就不是第一順位啦!」
我看著她,鼓勵她繼續說下去。
「像出去吃飯,他們都會關心要怎麼準備弟弟的食物,現在長大了是不用另外準備啦!可是爸媽都會優先思考他的事情。我的話多半都是他們點一份,說我吃不完、叫我一起吃就好。就算吃不完,我也想要點我想吃的啊!為什麼都不用問我?」
「還有,他們不會注意到我跟弟弟不一樣。我是女生、他是男生,我是國中生、他是小學生,買東西都買一樣的,他那麼幼稚,我才不要用跟他一樣的東西!」
「喔?你們的確很不一樣,卻被迫要用一樣的東西?有沒有什麼實際的例子可以給我參考?」
「有啊!就像鉛筆盒,我們都很喜歡看鬼滅沒錯,可是我又沒說我要買禰豆子的圖案。只因為弟弟喜歡炭治郎,媽媽就推說兩件有打折,逼我接受鬼滅的鉛筆盒。奇怪,他們有問過我要不要嗎?」
「他們都沒問過妳意見,就自己幫妳做決定,這種事讓妳好生氣啊!」
「當然!我都幾歲了,為什麼還要被這樣對待?就是不公平啊!」
「小瑀,等等,我們來整理一下,看看我有沒有聽懂。以剛剛的例子來說,妳很氣爸媽不公平地對待你們倆,因為常常沒問過妳就幫妳做決定,但弟弟卻有機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或者,因為他的需求被優先看到,屬於妳的權益就默默地被犧牲了?」
「對!他們就只在乎他!」
「我好像搞懂了。對妳來說,你在乎的公平是一種有沒有被放在心上的那種。但爸媽沒注意到這種微妙的差異,只覺得兩個人的東西他們都有準備,一人一份、顧得好好的,完全不知道為何女兒會這麼地氣憤不平?」
「對,就是這樣,沒錯!他們覺得自己都有做到公平,可是我就是覺得不公平。」
「因為年紀較長而要讓出來的東西好多,連爸媽的愛也都被迫讓掉了。」
小瑀噙著淚。
「我看見的是,妳只是想要爭取那一份屬於妳的愛,把愛要回來。至於罵弟弟這件事,是希望他能在長大的過程學會體諒和禮讓,跟妳被教導的一樣。但大人們卻完全沒看懂,只在吵架或衝突的時候,想快點平息戰爭就好。因此,妳好難過,發現自己跟家裡的三個人格格不入,甚至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對嗎?」
小瑀點點頭。
 
這些想法對孩子來說,未免也太沉重了。我心裡默默嘆了一口氣。
 
結束和小瑀的晤談,我向小瑀的爸媽說明了對孩子的觀察,兩人對於孩子行為背後的想法感到驚訝。儘管未能立刻改變爸媽對小瑀的負向評價,但我相信他們開始看見與幼稚鬼不一樣的樣貌。
 
覺得自己跟全家人不同陣營的小瑀,會不會有機會重新回到爸媽懷抱?要等多久才能被理解,就算是姐姐,也有想要和弟弟一樣耍賴的權利?
 
雖然我跟孩子都不知道答案,但我們會一起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P.S. 感謝攝影師: Vidal Balielo Jr.: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682497/
 
#蔡翊楦心理師
#心理健康
#心理諮商
#親子關係
#手足競爭
#青少年諮商
#雖然在小的出生前大的也擁有過被疼愛的機會_但失去後還是會覺得不平衡的
#如果去訪問排行老大的人_一定會聽到不想先被生下來的不滿
#爸媽在弭平戰爭之餘也可以多想想孩子到底怎麼了
 
文章轉載自 小小心理師,大大心世界(蔡翊楦心理師)
預約 #蔡翊楦心理師 心理諮商
請搜尋 Line:@heartrich
或點擊https://lin.ee/ZD1GLgt
 
#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占星
#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勞動部免費勞工諮商方案 #國軍心理健康照護方案
#高雄心理諮商 #欣語心理諮商所
​
0 評論



發表回覆。

    作者

    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請放心瀏覽。

    類別

    全部
    伴侶之間
    家庭互動
    自我成長
    親子關係

    封存檔

    七月 2025
    六月 2025
    五月 2025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二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十月 2024
    九月 2024
    八月 2024
    六月 2024
    五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二月 2024
    一月 2024
    十二月 2023
    十一月 2023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六月 2021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三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六月 2017

高雄心理諮商推薦 欣語心理諮商所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100-1700,其他時段請洽詢
LINE@)
 COPYRIGHT©2017. heartrich2017.ALL RIGHTS RESERVED.
  • 最新消息
  • 諮商預約
    • 政府部門相關合作方案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我們的團隊 >
      • 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所長
      •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林宜樺 諮商心理師
      • 蔡翊楦 諮商心理師
      •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 柯沄蕾 諮商心理師
      • 李琹悅 諮商心理師
      • 黃暐婷 諮商心理師
      • 陳宏儒 諮商心理師
      • 張美娜 諮商心理師
      • 朱庭儀 諮商心理師
      • 李昭儀 諮商心理師
      • 黃子宸 實習心理師
    • 地理位置
  • 心靈成長課程
    • 深海2.0-藝術療癒開放工作室 OPEN STUDIO
    • 小馬達父母練功坊 | 談ADHD​親職教養
    • 「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創作讀書會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 正念入門:喧囂世界靜心法(線上課程)
    • 不餓,卻停不下來X莎莉心理師談情緒性進食議題講座
  • 個人療癒課程
    • 兒童增能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其他資訊
    • 服務項目 >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相關資源 >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聯絡我們
  • 心理健康短文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