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如果不是我,我爸媽就不用那麼累了吧~」 16歲的宇辰剛說完這句話,我心裡就忍不住嘆了口氣。 「又來了一個貼心過頭的大孩子!」這句話只能先藏在心裡頭。 「你的意思是,如果沒有你,你爸媽就會變得輕鬆愜意?」 宇辰點頭,開始用大人(更貼切地說,是像老人,不是大人而已)的口吻說著話。 「他們在年紀那麼大才把我生下來,明明應該是退休享福的年紀,卻還在為小孩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他們的朋友都在遊山玩水了耶!聽說還有幾個叔叔阿姨都當阿公阿嬤了,真是不明白,他們為何硬要把我生下來?這麼想不開?」 這孩子是被媽媽安排來見我的。 起因是上學沒動力,每天都只想懶洋洋地待在家裡頭,但隨著晤談的次數增加,我發現他行為背後最深的原因,其實是對於自己存在的困惑。 這種不知為何而活的疑惑感,每天都在啃噬著他,加上對外面世界感到迷惘的加成,內外夾攻的困擾形成「不動比動還好」的僵直模式。 望著他皺到不能再皺的眉頭,我靜靜地端詳了好一會兒。 「為何被生下來,不是你能決定的。但為了別繼續造成爸媽的困擾,你似乎想要用你能決定的方式,來改變已無法改變的事實?」
宇辰噘了噘嘴角,進入沉思。 「我沒有很認真地想過要怎麼改變這件事,但妳這樣說,好像沒錯。」 我用眼神鼓勵他繼續多說一點。 「從某一天開始,我就發現……不吃飯也沒關係,反正我不動就不需要什麼能量。然後不出去就不會花錢,這樣下去,多少應該可以幫忙省點錢。嗯,這樣想想,可能是吧?我在慢慢地放棄自己。」 「聽起來是一種慢性中毒或慢性自殺的概念?」 「欸,對!」他帶著不好意思的笑容,低頭笑著。 媽媽跟我的見面時間非常短促,因為她總說著要把晤談時間留給孩子、別佔用他太多時間,我幾乎沒啥聽到她說啥。在初談時頂多只講到5分鐘的話,就急著把宇辰留給我。但在一次次說著為他好、替他著想的同時,我也一次次感到困惑。 評估跟宇辰的關係應該已經達到足夠的信任感,我詢問他對於和爸媽相處的經驗或實例。宇辰想了想,說出一個看似無關卻挺重要的往事。 忙著做生意的爸媽,早年多半將其託給保母照顧,後來嫌保母費用太高,請求年事已高的外婆幫忙。但外婆是個非常傳統的女性,不但用嚴格的標準看待孫子,也常會說出一些不好聽的話。 「都是為了你,你媽才會那麼苦。」是外婆常掛在嘴邊的句子。 生下宇辰之前,媽媽曾流產過兩次。外婆心疼女兒,卻無法用適切的方式表達,以為把好不容易得到的孫子刁到乖巧聽話,就可以展現良好的教養,也可以讓人覺得生下這個孩子沒有白費力氣。 宇辰從很小的時候,就背負著「我害媽媽很辛苦」的重擔。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但接收到的訊息就是-自己是一個「害慘別人」(這個「別人」還是自己的媽媽)的人。因此,他總是靜靜地、不多說什麼,慢慢成為一個逆來順受的小孩。 但隨著年紀增長,就算再逆來順受,也是會長出一點自己想要的東西。尤其在進入青少年階段後,和同學的互動成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然而,無論是外婆還是爸媽,都為了強化自己的教育理念,總是給予相當多的要求和規範。例如,為禁止宇辰在外購買垃圾食物,會給較低金額的錢,認為這樣就會讓孩子買到健康一點的品項。或在宇辰想和同儕出去玩時,要求孩子寫金錢規劃表,並認定某些娛樂是不需要、不合理的,只要用別的項目取代就好。看電影太貴、去圖書館或可借用免費影片的地方看就好,甚至說出「去網路下載盜版就行」的論點。 他們沒想到的是,有許多事情與他們所認定的有相當大的落差。 在物價高漲的時代,100元幾乎不太有辦法買到營養均衡的食物。能買到90元的便當是萬幸,但剩下的10元連公車都坐不了。此外,就算電影票價很貴,卻也還是孩子的社交行為中會出現的選項。二輪片電影院幾乎不復存在的現在,宇辰只能在一次次的看電影邀約中,摸摸鼻子回家。 在金錢處處受限的情況下,宇辰很難和同學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加上不想被這樣綁手綁腳,乾脆就窩在家裡、哪裡也不去。 我試著邀請爸媽跟我談談,爸爸是不曾出席的幽靈人物,媽媽則是客客氣氣地跟我說不用聊、沒關係,她相信專業可以幫忙小孩。 我感受到跟孩子一樣的困擾感,這是一個無法動彈的外在系統,這個家幾乎沒有資源能挹注。唯一確定的事情是,照顧者相當關心孩子,孩子也相當在意照顧者。只是他們找不到最適當的平衡點。 我花了點時間寫了封訊息,請同事轉知宇辰媽媽。把我對孩子的觀察與家人之間的互動做了點簡單的說明,並再次邀請其進入晤談。 媽媽總算在某次諮商結束前跟我談了20分鐘的時間。她原以為的為孩子好,站在孩子立場全都呈現相反的感受。加上原本認定跟學校有關的拒學行為,居然與家裡的互動有這麼深的連結。她感到驚訝不已,也感到難過不已。 宇辰的個別諮商還沒結束,我也不知道能否因為這個短短的20分鐘,就開始對他們的親子相處產生明顯的助益。但我確定的是,宇辰對於「我不該存在」、「我是害人精」的想法開始有些微的動搖。 某一次的談話裡,他告訴我,「我媽居然會開始跟我說『謝謝』。有一次還跟我說,我可以當她的小孩很好。我真的差點被她嚇瘋!想說她是不是因為老化而有點癡呆?」 我想,媽媽也開始有所成長了。當能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做了些什麼,改變自然就能開啟。就算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也沒關係的。 P.S. 感謝攝影師:Tatiana Syrikova: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934030/ *為能保護與我接觸過的每位當事人,我已將人事時地物全做過修改。每個角色皆非原本的樣貌,他或她都是被重新拆解與融合過的虛擬人物。絕對沒有保密的問題,請大家安心觀賞。 #蔡翊楦心理師 #心理健康 #親子關係 #青少年諮商 #我為你好常常都是只是自己的自以為是 #親子相處別無他法_好好聆聽彼此的聲音 文章轉載自 小小心理師,大大心世界(蔡翊楦心理師) 預約 #蔡翊楦心理師 心理諮商 請搜尋 Line:@heartrich 或點擊https://lin.ee/ZD1GLgt #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占星 #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勞動部免費勞工諮商方案 #國軍心理健康照護方案 #高雄心理諮商 #欣語心理諮商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請放心瀏覽。 類別封存檔
六月 2025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100-170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