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開始進行心理諮商/治療的實務工作前,邀請來談者勾選想談的議題時,「壓力管理」或「壓力調適」絕對是個熱門不敗的選項。在生活步調幾乎無法慢下來的現代社會,「壓力」是每個人都無法忽視,卻也逃脫不了的折磨。 我在20幾年前曾看過一篇研究,文中指出,每個人每天平均要面對100多種壓力。具體的數字雖已不復記憶,但留給我相當震撼的印象。如果翻查現在的研究,應該會看到更可怕的數據,平均值若來到數百種,我也不會太意外。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納悶:「每天又沒有崩潰這麼多次,這些研究會不會只是一種騙術?」 首先,我們需要先將「壓力」與「崩潰」的連結做切割。有壓力感並不代表一定會有崩潰感,也不代表絕對會把事情搞砸。有時或許因為已經太清楚有何後續狀況,你/妳很快就能搞定,而不將該事件視為一種壓力。有時,或許很快就能逃離那樣的窘境,而讓人忽略了壓力的存在。 唯有在找不出因應策略,讓它成為折騰人心的痛苦所在時,我們才可能正視問題並將其視為壓力。然而,那時的壓力已經高漲到難以控制的狀態。
因此,更準確的說法是,壓力其實是無所不在的。尤其在全年無休(或甚至是全日無休)的現代生活裡,每天要活得毫無壓力,根本是一種奇蹟。而我們沒注意到的細微壓力,總是在不斷累積著,等到人們有意識的時候,已經蔓延到無法處理的大崩潰狀態。 《微壓力》這本書即清楚地描繪「微壓力」如何影響人類生活,包括對於微壓力的定義與探索,其中涵蓋身份認同所引發的微壓力,並透過某些能因應微壓力的人(書中將這些人稱為「十中挑一者」)之協助,提供微壓力的解決計畫與方案。 平心而論,這不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書籍。雖與日常生活有所關聯,但就我個人來說,仍需要較多時間來思考,無法靠快速翻閱的方式獲得知識。若你/妳跟我一樣,願意多花點力氣來閱讀,它會是一本值回票價的書籍。 以下針對我特別有感且消化完成的部分進行分享。若有人已經閱讀完,也歡迎在留言處一起討論喔~ ★微壓力究竟是什麼? 「微壓力:微小的瞬間壓力,由我們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中的一些人所引發;這些壓力如此司空見慣,我們幾乎察覺不到,但是累積而成的損害卻很傷人。」 「微壓力來得很快,而且是在微小的瞬間;它不會引發典型『戰或逃』的警覺系統,這種警覺系統幫助我們在更明顯的其他壓力形式下存活。我們的身體受到微壓力累積起來的影響,但我們卻不知道壓力的起因。」 生物在面對危機時,通常會以「戰鬥」、「逃跑」或「急速凍結」等三種模式因應,以保護自己能夠繼續延續生命。我們的大腦通常可以在面對危機狀態時,在一次又一次的學習中,了解如何保護自己。 但微壓力並不會立即危及生命,也不會引發任何神經系統的損傷。例如,答應孩子要在他的運動會上露臉,但工作過於忙碌而無法出席,這種事情看似無害,卻可能因為無法做到對孩子的承諾,而衍生心中的滿滿愧疚感。 根據神經學家Lisa Feldman Barrett所述,人類的大腦似乎無法區分慢性壓力的不同來源。且當「身體預算」已經被各種生活情況耗盡,像是身體疾病、財務困難、荷爾蒙激增,或者就只是睡眠不足或欠缺運動,大腦就更容易受到各種壓力的影響。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新手爸媽很容易暴怒,因為孩子的出生可能不只帶來睡不飽的生活,還有經濟支出的改變、身體健康問題的困擾等,都會讓大腦出現無法計數的壓力感受。這種情況當然跟微壓力的積累脫不了關係。 ★耗損能量的微壓力從何而來? * 微壓力來源可能是源於角色與優先順序的不一致。 例如,老闆在下班時間快到之前,臨時要求員工A在下班前把某訂單搞定。可想而知,時間不夠充裕,加上老闆(可能)很難理解該客戶有多難搞,員工A得花許多力氣才能達到老闆的要求。對員工而言,目標是準時下班;但對老闆而言,目標就是把訂單弄好。 在目標不同的狀況下,就會產生更多的微壓力。A或許會因此耽擱了跟家人約好的時間,回家看到兒子沒把玩具收好就遷怒,發完脾氣又氣惱自己為何變成一個惡劣的家長……。 * 微壓力來源可能是源於責任劃分的不清楚或不合理。 例如,B的先生更換新主管後,工作時間變得有點混亂,沒有人可以幫忙接小孩上下課,B只能自己獨自扛起接送的責任。儘管B認定為家人多忍忍沒關係、可以努力多做一點,但這樣的改變讓她得提早起床和出門,一打二的時候也容易發飆。可見這些外在狀況與責任的變動,是會引發漣漪效應的。 * 微壓力來源可能是與自己的身分認同有所牴觸。 例如,C發現努力工作並沒有好處,不但得做更多事,還因此被同事認為是巴結上司的傢伙,在公司備受排擠。這樣的情況造成他在面對工作的相關事務時,越來越沒有動力。他無法理解到底要怎麼因應才是最好的策略。 ★如何解決微壓力? 「你可以減輕微壓力的影響,但你無法徹底消除微壓力。」 「那些十中挑一者擅長做三件事,是我們其他人可以學習的:抵擋個別的微壓力、意識到他們所造成的微壓力會再回到自己身上、過著多層次的生活,使得許多微壓力對他們來說變得無足輕重。」 「其他人是我們生活中出現微壓力的原因,但他們也能幫助我們消除微壓力。」 * 找出造成微壓力的原因後,用具體的方式來阻止它的持續干擾。 例如,D每天都想把訊息看完和回覆,但這樣的做法造成她永遠無法下班的困境。她意識到自己的微壓力來源是「期許自己要能滿足每個人的期待」,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可以將「想看完所有訊息」的做法,調整為「下班後就把訊息的提醒聲音關掉」,讓自己不被訊息綁架。 或者你/妳也可以學E做點拒絕的動作。若對你/妳來說,下班後還要跟同事聚餐,是一種過於辛苦的應酬,不妨在某次的邀約中表達婉拒之意,不用每次都出席,搞得回家後變得身心俱疲。 * 增加自己的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並不是只有天生的,若能在人際網路中獲得支持,也會讓韌性度有所增加。尤其是被他人予以同理和接納時,在面對挫折或困擾的歷程中,或許能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並暫時從僵局中得到放鬆的機會。 「具同理心的支持以三種方式抵銷了微壓力。首先,它讓你能夠釋放情緒。在一個安全之處發洩怒氣,讓你能夠在發怒之後作出更理性的反應。其次,它提供了認可。這種認可消除了自我懷疑或自覺有錯所帶來的微壓力。最後,具同理心的支持表示出關懷。單單只是知道有人在你身邊,就能讓你的心情平靜下來,給予你信心,因為你不必獨自面對逆境。」 * 找出生活的意義。 「意義並不僅僅存在於崇高的工作或拯救世界的偉大報復中。那些十中挑一者讓我們看出,如何能透過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真實連結的微小時刻而創造出意義。」 生活的意義感對於人們的存活是非常重要的。當資本主義的觀點在社會氛圍裡漫延,很容易讓我們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搞不清楚人生是否該為錢或物質而奮鬥。然而,這些偏向物質面的選擇,可能會帶來更多迷惘與痛苦的循環。 若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不夠偉大或崇高,那一點點的成就感或控制感,依然能讓我們的大腦獲得滿足。而那也是得以消除微壓力來源的重要力量。 「人生中的意義感愈強,調節負面情緒的能力就愈強,使人比較不會被恐懼或焦慮拖垮,也更容易在遇到逆境時振作起來,繼續前進。」 我們無法阻止負向情緒的產生,但我們可以學會在跌倒後再站起來,好讓下次不會再跌進一樣的洞裡,好讓這次的經驗能帶來更多學習的可能。這也是壓力調適中很重要的一環。 -- 回到本文一開始所談的,壓力是無所不在的,微壓力更是容易躲在讓人無法覺察之處。既然無法完全消除,只能盡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然後,努力練習、再練習,直到逐步達到平衡為止。 謝謝 皇冠文化集團 的雅方讓我得以認識微壓力與《微壓力》,推薦給大家~ #蔡翊楦心理師 #心理健康 #心理師愛看書 #皇冠文化集團 #微壓力 #別讓溫水把你妳給煮乾了_你妳可以不當青蛙的 #在壓力來襲之際記得找出還擊的策略_人際網路會是很棒的資源 #預約欣語心理諮商或諮詢 請搜尋 Line:@heartrich 或點擊https://lin.ee/ZD1GLgt #勞工方案 #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高雄心理諮商 #欣語心理諮商所 PS.文章轉載自粉專 #小小心理師,大大心世界(蔡翊楦心理師)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將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類別封存檔
十月 2024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030-173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