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我是不是有病?」 「我覺得生活太無聊沒變化,但有太多新的挑戰又覺得害怕。我是不是很魯蛇?」 「我每天都覺得睡不夠,好想直接躺在家裡不去上班算了。我是不是很廢?」 「我看憂鬱症診斷的資料,很多症狀都跟我很像,我是不是也有憂鬱症?」 這是30歲的淳琳與我在諮商室中的對話。 儘管擁有人們稱羨的公職身份,卻發現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中皆感到迷茫,不知道每天在忙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最近聽了許多與心理相關的Podcast,發現裡面所談到的許多病症和自己很像,躊躇許久後決定到諮商所求助看看。 淳琳著急地看著我,想從我的口中得到「認證」。 「妳似乎很希望我可以給妳一個肯定的答案,好讓妳確認妳是不是像自己所想的那樣?」
「對!妳是專業人士,從妳這邊獲得診斷的話,我就可以確定答案,不用自己在那邊瞎猜。」 「在我說我的想法之前,我更好奇妳自己怎麼看?從妳蒐集的資訊來看,妳覺得自己是憂鬱症?還是什麼毛病?」 「我光想到隔天要上班,心情就會變得很不好,而且嚴重影響到睡眠。就算10點多躺上床,也會翻來覆去到2、3點。不然就是早早醒來,3、4點醒了之後就一路到天亮。這個跟憂鬱症的睡眠困難狀況很像,而且我會沮喪到什麼都不想做,覺得自己很糟糕、很廢……。這些不都是憂鬱症的症狀嗎?」 我花了點時間澄清淳琳出現這些困擾的前後脈絡,發現她到任已有3-4年的時間。從新手的摸索階段走到現在,工作內容已經較為上手,但主管近來說想給她多一點學習機會,指派的新任務都是不曾接觸過的領域。 在「我已經不是菜鳥」、「主管重視我,所以給我新任務」、「我應該要做點改變,證明我的能力」、「但我好害怕我做得不好」等內在壓力,及「妳如果完成這些任務,一定會有晉升的機會」、「年終獎金應該會多一點吧?媽媽要買的新家電就靠妳了!」、「在公司待這麼久,妳一定沒問題的啦!」等外在期許的夾擊下,淳琳的身體開始出現了警訊-用睡眠問題來疾呼她的關注。 在面對未曾有過的經驗時,人們總是會有著戒慎惶恐的心理反應。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本事因應得宜,不知道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變化……,這些不知道所造成的擔憂與不安,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 但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人類這種生物就變得更加凸顯「報喜不報憂」的特性。在資訊散佈的過程中,總是會說著自己多厲害、多了不起的事蹟,別人只會看見光鮮亮麗的一面。那些焦躁或恐懼的反應,只能越來越被藏匿在心中,彷彿是一種見不得人的醜事。 然而,淳琳在我面前,卻是毫不遮掩地,期望我能幫她冠上某個病名。 雖然,我明白那樣或許可以讓她得到一種「對嘛!我就是這樣的人」的解脫感,但我也真的很好奇,她又是怎麼看待自己這樣的行為? 「大家聽到心理相關的疾病名稱,都會認定那是一種精神病,巴不得自己跟那些名字離得遠遠的。從妳所分享的內容中,我發現,妳除了希望得到我的認證,好像也很期待自己身上能貼上這些標籤?」 「對!我很想知道我是不是這些病的病人。因為我發現……只要一有壓力,我就會開始逃避問題。我知道這樣不對,但我就是做不到也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所以,如果我能確認這是一種病,我就可以對自己的行為釋懷一點。」 「我可以理解這種感覺。如果這些問題或困難,就來自於我本身的限制,我就不會那麼困擾了,是吧?」 「對,如果我有病的話,我就不用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遜、這麼爛了,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我有病。」 淳琳說完之後,我們相視大笑。 「我該稱讚妳的誠實嗎?」 「咦?原來我是個誠實的人嗎?我以為逃避問題的人,只有魯蛇這個形容詞?」 「不不不,妳好像把這兩個東西弄混了。『誠實』二字是因為妳能坦誠地面對自己,而且,當眾人都在閃躲病名、標籤、不好聽的稱呼時,妳竟然能夠勇敢地迎向它,這件事好像該算是一種『面對問題』的表現?」 淳琳聽完我的話後,露出相當驚訝的表情。 「我沒想過這樣子居然也是在『面對』問題耶?不是因為我很爛,所以就該被貼上『爛』的標籤嗎?」 我刻意用誇張的表情表現我的驚訝感受。 「等等,妳真的認為每個『爛人』都願意、都甘願被貼上『爛』的標籤嗎?」 淳琳還在思考著我的話,我順帶再補上一槍。 「想想妳遇過的爛人,那些頤指氣使的傢伙……,他們會願意被貼上『爛』或『討厭鬼』的標籤嗎?」 「的確是不會啦!他們可能還會因為氣炸而繼續亂掃射。所以……我沒有那麼爛的意思嗎?」 「我們應該要重新想一下,妳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如果妳是一個只會逃避問題的人,我相信妳不會把自己搞得這麼辛苦、這麼疲憊不堪,因為逃開了就不會不舒服啦?如果妳是一個在工作上不負責任的人,我相信妳不可能在睡不著的時候,腦袋都繞著工作轉。」 淳琳對我的話點了點頭。 「就算妳說的沒錯,但我依然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這應該還是我有問題的證明吧?好,可能不是有病,但,我的能力很差吧?我看同事們在上班時都很開心,只有我這麼不喜歡上班,我對於工作的很多事情都感到害怕和擔心……。」 好哦~看來我遇上一個非得要證明自己不夠好,非得要安上一個罪名才肯放過自己的人。 「對於自己的表現不夠滿意,並不代表所有人都這樣看妳。而且,正因為妳過度在意,反而可能因此變得綁手綁腳?」 淳琳總算停了下來,再次對我點了點頭。 後續幾次的晤談中,我們持續地透過她過往為工作或成就表現所花的力氣,讓她試著為自己賦予重新定義的機會。她並沒有立刻從自己心目中的爛人變成超人,有時也會沮喪地認為自己搞砸了。不過,跟第一次急著證明自己有病的她比起來,她已經越來越相信自己不是「有病的人」。 P.S. 感謝攝影師:Helena Lopes: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0336820/ *為能保護與我接觸過的每位當事人,我已將人事時地物全做過修改。每個角色皆非原本的樣貌,他或她都是被重新拆解與融合過的虛擬人物。絕對沒有保密的問題,請大家安心觀賞。 #蔡翊楦心理師 #心理健康 #個別諮商 #憂鬱症 #自我探索 #多半的人都只是凡人_別急著幫自己貼上爛人或超人的兩極化標籤 #預約欣語心理諮商或諮詢 請搜尋 Line:@heartrich 或點擊https://lin.ee/ZD1GLgt #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占星 #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勞動部免費勞工諮商方案 #高雄心理諮商 #欣語心理諮商所 PS.文章轉載自粉專 #小小心理師,大大心世界(蔡翊楦心理師)
0 評論
發表回覆。 |
作者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將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類別封存檔
一月 2025
|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100-1700,其他時段請洽詢L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