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語心理諮商所
  • 最新消息
  • 諮商預約
    • 政府部門相關合作方案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我們的團隊 >
      • 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所長
      •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林宜樺 諮商心理師
      • 蔡翊楦 諮商心理師
      •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 柯沄蕾 諮商心理師
      • 李琹悅 諮商心理師
      • 黃暐婷 諮商心理師
      • 陳宏儒 諮商心理師
      • 張美娜 諮商心理師
      • 朱庭儀 諮商心理師
      • 李昭儀 諮商心理師
      • 黃子宸 實習心理師
    • 地理位置
  • 心靈成長課程
    • 深海2.0-藝術療癒開放工作室 OPEN STUDIO
    • 小馬達父母練功坊 | 談ADHD​親職教養
    • 「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創作讀書會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 正念入門:喧囂世界靜心法(線上課程)
    • 不餓,卻停不下來X莎莉心理師談情緒性進食議題講座
  • 個人療癒課程
    • 兒童增能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其他資訊
    • 服務項目 >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相關資源 >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聯絡我們
  • 心理健康短文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

【別讓心累啃噬你/妳-《最好的溫柔,是徹底放自己自由》】

11/6/2024

0 評論

 
文/#蔡翊楦諮商心理師
 
在收到《最好的溫柔,是徹底放自己自由》這本書不久,就因為它的容易閱讀而迅速地看完一遍。
 
看完的當下,覺得作者用了平易近人的方式,直指「太認真過生活的人」會出現的通病,並透過簡單可行的策略,協助人們改善問題,的確是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但近來為了好好地書寫讀後心得,將書籍再重新翻閱一遍,發現我之前有點低估它了。如果要問我推薦指數有多高?我會把它的星星指數從4顆星拉到5顆星~
圖片
第一次看的時候,的確就是照著書的編排方式,從第一頁一路看到最後一頁。但第二次看的時候,我參考了作者Poche的建議方式:不要花太多心力閱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從有興趣的主題開始看。
 
比起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的方式,隨意翻閱或跳不同主題看,好像是不照規則又沒有邏輯的安排。正因為它不是有連貫劇情的小說,也不是長篇大論的研究型文章,在這種看似不認真的做法裡,反而能夠感受到一種放自己自由的自在。
 
以下,就會照我隨興的想法,來聊聊這本書囉~
--
★我們其實很愛對自己打分數
 
活在要求一切「快、狠、準」的時代,從小到大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學會「比較」-跟別人做比較、跟自己做比較。只要沒達到所謂的「標準」,就會開始呈現「不夠好」的自我懷疑狀態。
 
「人生有70分就可以了。做不到的時候就做不到沒關係。」
 
「並不是不能以100分為目標,如果對目前的生活樂在其中,沒有勉強自己的地方就繼續保持目前的樣子。不過,如果現在覺得很疲倦,希望可以活得更輕鬆,那麼就以『人生70分』為目標。」
 
「如果要為自己打分數,不要用扣分的方式,而是用加分的方式」
 
↑這句話的概念跟我愛用的諮商學派一樣。若將焦點不斷地擺在沒做到的地方,只會更加放大沒做到的慌張與焦躁。反之,試著將目光放在做到的點上,不僅能夠衍生充實的感覺,也讓人得以擁有更好的控制感。
 
作者提到,有些人很容易在睡前沒完沒了地開起「一個人的檢討大會」。有時會想起今天說過的話,對於自己的用字遣詞感到懊惱。有時則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理想、不夠妥當,越想越陷入低落的情緒中。
 
然而,這樣的人並不是不好,也不是做得不夠好,多半是因為「你非常努力,努力到會讓你感到如此沮喪。」
 
如果可以,透過這樣的思維,重新定義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再加上「往上累加」的加分概念那個不夠好的你,或許能看見已經夠努力的自己,而不是不斷地否定和質疑自己。
 
★沒有精神或疲憊時,就好好傾聽內心及身體的聲音
 
「什麼都做不了,其實是身體『現在馬上休息!』的緊急命令」
 
「做不了任何事時,也許會覺得很難過、很痛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而想哭,擔心這樣的自己是否有價值。可是,之前一直無法休息的你現在能夠讓自己休息了,這就是一種『做到』。」
 
「什麼事也沒做卻覺得很累,是你被想不透的問題和煩惱占據所有精力的訊號,請不要再責怪自己『什麼事也沒做』了,因為你已經這麼認真在思考,思考到精疲力盡了。」
 
人們總是會被要求認真一點,沒有「產值」或沒有成就表現,就代表努力不夠,或甚至被揶揄是過得太爽的人。然而,付出並不是絕對會跟成果成正比的。當這些無法被看見的難受情緒,盤據了大腦的思緒,反而可能讓行動變得更舉步維艱。
 
疲累與疼痛,其實都是一種身體所發出的警報。但過度認真的人總是認定自己是鐵打的,完全忽視這些警報和聲響,多半都得在嚴重的疾病發作或急速倒下時,才會不得不停下腳步。
 
「做得到≠非做不可。」
 
「不做不是你偷懶,而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因為什麼事都要做,最後只會耗盡身心。」
 
★不勉強自己和人相處
 
「討厭他人或與人處不來也沒關係,只要不是心懷惡意就已經足夠善良。」
 
「一旦發現對方是個不講理的人,就要儘早逃離。」
 
有不少人會怕自己被別人討厭,也討厭自己討厭別人的行為。
 
例如嫁到婆家後擔心公婆不喜歡自己,但明明生活習慣跟兩老就是不一樣,在逼迫自己接受對方作法的同時,搞得自己變得更為壓抑和不舒服。或在職場上和某些前輩或上司合不來,卻為了擁有相處融洽的假象,硬逼自己討好對方,甚至覺得討厭他們的自己很糟糕……。
 
「就算無法喜歡,其實也沒關係。」
 
一個人的心力若能以具體的100%數值來衡量,在每進行一次負向的人際互動過後,想必就會耗損50%以上的數據,也可能根本來不及補就血流而亡。
 
不用急著應和他人,也不用針鋒相對。就算因為礙於權威或位階,無法反抗或反對對方,也不需要勉強自己把別人的東西照單全收。「避開」是一種有智慧的手段,為了自己也為了對方。
 
★正向思考的小訣竅
 
「急躁的時候更應該思考『該怎麼做』,而不是『怎麼辦』。」
 
「比起告訴自己『不要急躁!』,不如說『冷靜下來』。」
 
作者也提到,個性認真的人常常無法分辨「沒問題」和「不行了」的界線。重點在於「還」這個字。
 
「覺得『我還可以加油』時,就停下來,這正是不會筋疲力盡的訣竅。」
 
的確,「我還可以」、「我做得到」常常是用來鼓舞自己的話語,卻也可能是拿來壓榨自己的枷鎖。
 
如果發現在某個狀態下,腦中浮現的是「我『還』可以」,而不是「我可以」,那就代表需要暫時停下來喘息一下。依照我親身的經驗也是如此,如果忽視這樣的聲音,拚命地硬做,結果只會變得毫無效率可言。
--
Poche用非常簡易的文字,傳遞心理健康的概念,再搭配mokmok chan的可愛插畫,想必會讓讀者的心累得到釋放。謝謝 皇冠文化集團 的雅方讓我認識《最好的溫柔,是徹底放自己自由》這本好書,推薦給大家~
 
#蔡翊楦心理師
#心理健康
#心理師愛看書
#皇冠文化集團
#最好的溫柔_是徹底放自己自由
#看重自己是在建立人我關係之前更重要的一環
#別忘了溫柔地照顧自己
 
#預約欣語心理諮商或諮詢
請搜尋 Line:@heartrich
或點擊https://lin.ee/ZD1GLgt
 
#勞工方案 #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
#高雄心理諮商 #欣語心理諮商所
PS.文章轉載自粉專 #小小心理師,大大心世界(蔡翊楦心理師)
0 評論



發表回覆。

    作者

    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請放心瀏覽。

    類別

    全部
    伴侶之間
    家庭互動
    自我成長
    親子關係

    封存檔

    七月 2025
    六月 2025
    五月 2025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二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十月 2024
    九月 2024
    八月 2024
    六月 2024
    五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二月 2024
    一月 2024
    十二月 2023
    十一月 2023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六月 2021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三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六月 2017

高雄心理諮商推薦 欣語心理諮商所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本場所採預約制(請優先洽詢客服)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email protected]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100-1700,其他時段請洽詢
LINE@)
 COPYRIGHT©2017. heartrich2017.ALL RIGHTS RESERVED.
  • 最新消息
  • 諮商預約
    • 政府部門相關合作方案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我們的團隊 >
      • 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所長
      •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林宜樺 諮商心理師
      • 蔡翊楦 諮商心理師
      •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 柯沄蕾 諮商心理師
      • 李琹悅 諮商心理師
      • 黃暐婷 諮商心理師
      • 陳宏儒 諮商心理師
      • 張美娜 諮商心理師
      • 朱庭儀 諮商心理師
      • 李昭儀 諮商心理師
      • 黃子宸 實習心理師
    • 地理位置
  • 心靈成長課程
    • 深海2.0-藝術療癒開放工作室 OPEN STUDIO
    • 小馬達父母練功坊 | 談ADHD​親職教養
    • 「療癒,從創作開始:藝術治療的內在旅程」創作讀書會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 正念入門:喧囂世界靜心法(線上課程)
    • 不餓,卻停不下來X莎莉心理師談情緒性進食議題講座
  • 個人療癒課程
    • 兒童增能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其他資訊
    • 服務項目 >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相關資源 >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聯絡我們
  • 心理健康短文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