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語心理諮商所-深度會談與心靈課程
  • 會談預約
    • 進階會員制度
    • 深度會談(線上&實體)
    • 兒童增能課程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成立目的
    • 我們的團隊
    • 地理位置
  • 服務項目
    • 場地租借
    • 常年心理顧問聘任合約
    • 企業培訓課程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助人工作者宣傳服務
  • 心靈成長課程
    • 「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 正念入門體驗_線上班
    • 助人者定向督導團體(實體班/線上班)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欣語人文空間
  • 療癒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相關資源
    • 心理健康短文&短片 >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
    • 助人工作者訊息分享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Q&A
    • 聯絡我們

空椅和心理劇的威力從何而來?(三)談互動性

11/4/2021

0 評論

 
文/曾正奇 心理顧問

在人與人的關係中,透過語言我們有了不同的互動形態。一般對話中,我們會有三個代名詞--你、我、他,我和你之間用的是「對話」,我和他之間用的就是「談論」。所以「你—我」是一種對話關係,而「我—他」就是一種談論型態。我們前兩次談了空椅和心理劇的對話,具備當下性和情緒性,這次我們要來談它的—互動性。
圖片

深入瞭解
0 評論

空椅和心理劇的威力從何而來?(二)談情緒性

11/4/2021

0 評論

 
文/曾正奇 心理顧問

​
上次分享了空椅和心理劇的威力來自於對話的當下,這次我們談談另一個特性--情緒性。我們經常在處理「事情」,這當中包含了客觀、事務性的「事」,也包含了主觀、情緒性的「情」,但我們都很清楚,「事」好處理,但「情」關難過。
圖片

深入瞭解
0 評論

空椅和心理劇的威力從何而來?(一)談當下性

11/4/2021

0 評論

 
文/曾正奇 心理顧問

​近兩年開辦了許多場次的心理劇和空椅培訓,在與伙伴一起學習的過程中,許多人經常會跟我談到,關於空椅和心理劇的神奇魔力,透過每一次的空椅對話或演出,總能讓許多人從中獲得洞察,對生活或關係有新的領悟。

圖片

深入瞭解
0 評論

淺談諮商室的空椅子

10/18/2021

0 評論

 
文/ 曾正奇 心理顧問

在踏入諮商領域的初期,一位國中生跟我會談,他說他有一個很大的困擾,就是在生活中,他總是會感受到內在的兩種聲音的干擾,其中一部份是理性的自己,另一部份是感性的自己,每當這兩個部份同時出現時,就讓自己不知所措,那時我已經開始接觸心理劇,並在研究所修習完形治療,就這個背景下,我開始試著使用空椅(empty chair),與這個孩子一同工作。最後這個孩子帶著對自己更多的了解和統整離開會談室。這次的經驗讓我感受到空椅技術的力量,也讓自己有信心在接續的治療諮商工作中運用此一技術。

圖片

深入瞭解
0 評論

如何啟動空椅對話?

10/14/2021

0 評論

 
文/ 曾正奇 心理顧問

​​在督導實習生或專兼輔老師的過程,關於進行空椅,他們經常會有的困擾是不知從何開始、何時可以開始空椅對話,在上次的文章中,跟你談到空椅的基本概念,許多伙伴的回應是有興趣試試,但不知道從何開始,所以這次正奇就跟你談談,如何在實務中讓案主可以進行空椅對話,亦即說明空椅進行前,助人工作者需要有什麼準備。
圖片

深入瞭解
0 評論

增加空椅中的覺察與體驗(下)

10/8/2021

0 評論

 
文 / 曾正奇 心理顧問
​
上次我們談了增進空椅技術中的覺察與體驗的前三種作法,分別是
轉換:啟動對話;強化:彰顯感受;重複:增進覺察,這次要提另外三種,希望同樣對你對幫助。
圖片

深入瞭解
0 評論

增加空椅中的覺察與體驗(上)

10/6/2021

0 評論

 
文 / 曾正奇  心理顧問

在去年上完「個別諮商中的空椅子」課程後,陸續有一些參與課程的學員,透過網路或實際見面討論的方式,與我談及他們在進行空椅上所遇到的困難。對接觸和使用空椅的伙伴來說,比較常遇到的困擾,是讓當事人進到與空椅的
對話,而不是與治療師談論議題或空椅中的對象。
圖片

深入瞭解
0 評論

你的婚姻因疫情更緊繃嗎?請成為配偶的神隊友吧!

6/3/2021

0 評論

 
文/林怡君心理顧問
 
有不少朋友反應因為疫情,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更長了,或是夫妻需要在家上班,或因工作量減少,原本的衝突因相處的時間增長,而顯得更加擴大。
 
無論是全職媽媽或是居家上班的媽媽,除了要照顧因疫情不能上學的孩子,更頻繁的張羅三餐,看功課,排除線上課程的障礙…等,很可能還需要服侍也待在家裡的先生,不少媽媽抱怨先生不幫忙照顧孩子外,還一直使喚妻子或只出一張嘴批判指責,或是置身事外坐等享受,簡直像是多照顧一個罵不得、講不聽的孩子,令人更加身心俱疲。這類家庭,妻子通常會說先生是自己的大兒子。
圖片

深入瞭解
0 評論

孩子會說你偏心嗎?

7/9/2020

0 評論

 
文/林怡君 心理顧問
​
有時不免會聽到家長說孩子覺得自己偏心,孩子會有爭寵的行為,這些都很常見。

家有不只一個寶貝的父母,
雖然盡量做到公平,但因為出生序的差異等因素,
不同階段,你對不同孩子付出的時間就會有所不同,縱使你每一個孩子都是你的心肝寶貝,但是時間就是那麼多,你的身體也只有一個,難免會覺得分身乏術。

圖片

深入瞭解
0 評論

我從後現代取向的看見

7/3/2020

0 評論

 
​文/ 曾正奇 心理顧問

後現代是一種思潮,許多人對它的印象是來自藝術或是建築,但後現代的「
風」,也吹向心理學領域,並發展出後現代治療的取向,其中敘事治療與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就是廣為助人工作者所熟知的取向。

深入瞭解
0 評論
<<上一步

    作者

    欣語人文空間的心理顧問將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類別

    全部
    伴侶之間
    家庭互動
    自我成長
    親子關係

    封存檔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六月 2021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三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六月 2017

圖片



欣語人文空間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heartrich2017@gmail.com 
​祥護馨有限公司 | 統編59316997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030-1730)
 COPYRIGHT©2017. heartrich2017.ALL RIGHTS RESERVED.
  • 會談預約
    • 進階會員制度
    • 深度會談(線上&實體)
    • 兒童增能課程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成立目的
    • 我們的團隊
    • 地理位置
  • 服務項目
    • 場地租借
    • 常年心理顧問聘任合約
    • 企業培訓課程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助人工作者宣傳服務
  • 心靈成長課程
    • 「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 正念入門體驗_線上班
    • 助人者定向督導團體(實體班/線上班)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欣語人文空間
  • 療癒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相關資源
    • 心理健康短文&短片 >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
    • 助人工作者訊息分享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Q&A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