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語心理諮商所-欣然活出自我
  • 最新消息
  • 諮商預約
  • 關於我們
    • 成立目的
    • 我們的團隊 >
      • 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所長
      •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林宜樺 諮商心理師
      •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 李昭儀 諮商心理師
      • 柯沄蕾 諮商心理師
      • 李琹悅 諮商心理師
      • 陳宏儒 諮商心理師
      • 柳宇哲 實習諮商心理師
    • 地理位置
  • 心靈成長課程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經驗與賦能​」督導團體(實體班/線上班)
  • 個人療癒課程
    • 兒童增能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服務項目 >
      • 場地租借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相關資源 >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聯絡我們
  • 心理健康短文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

小孩一直跟你灰同一件事怎麼辦

7/6/2023

0 評論

 

文/ 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
​

我的女兒即將滿八歲了,這篇文章是我之前寫的,當時可能沒有一口氣寫完,所以還沒有發表過,偶然看到這段紀錄,覺得對自己仍是很好的提醒,也想分享給你。之前的紀錄內容如下:
------------------------------------------
即使與孩子同睡,我仍習慣在睡前讓自己安靜在床上靜心坐一會。那天,五歲的女兒拿著她的小被被在我腳邊鋪床而睡,雖然有些干擾,但還是任由她躺在我的腳上,不一會兒她便跑走,可能是去拿她的娃娃,我下意識地順手將她鋪的小床往下移,減少對我的干擾。
未料,女兒再回到我腳邊時,發現小床被我動過了,非常介意,一直說:「我的床床不見了。」我移動了她的床,顯然已經破壞了小床原本的樣子,小床有一個角落原本圍在我的腳上,她可以睡在上面,如此她似乎更有安全感,也覺得跟媽媽更靠近。

圖片

我說:「因為妳將床鋪在我腳上,媽媽覺得不舒服。就往下移一些,床還是這裡啊 ! 」她還是氣餒的說:「我的床床不見了!」爸爸要她睡在他旁邊,一邊安撫她,女兒還是自顧自地說:「我的床床不見了!」
我又再次解釋一次:「妳把床床鋪在我腳上,躺在上面,媽媽不舒服,才把它挪開。」女兒彷彿沒聽到一樣,繼續說著:「我的床床不見了」至少又說了六、七遍以上。
我當時覺得孩子開始「灰」了。對於女兒不肯靜下來睡,不接受我的解釋,卻一直唸著「床床不見了!」有一部分的我感到不耐煩,都想生氣了。

一部分的我提醒自己,要有耐心,於是我躺下來,抱著她。
我和緩地說:「對不起,媽媽知道妳想要睡在我的腳上,覺得有趣又可以靠著媽媽,妳很用心鋪著自己的床,卻被媽媽弄亂了,讓妳很傷心。因為妳睡在媽媽腳上,我會不舒服,等一下媽媽也會沒地方躺,才把床移走。媽媽抱抱安慰秀秀,我最愛妹妹了。」她聽著我說話這段話,顯得釋懷,便安靜下來願意入睡,也讓我鬆一口氣。

這個回應有一些原則如下:
1..為了自己的疏忽表示歉意
的確,當時把她鋪好的床移走,我並沒有想那麼多,而是直接把她的床移開,避免她繼續躺在我的腳邊。
直到她反覆說著:「我的床床不見了。」我才意識到自己的舉動讓她不舒服,於是,跟她說「對不起」。

2.反應對方行為中的正向動機
「媽媽知道妳想要睡在我的腳上,覺得有趣又可以靠著媽媽...」
讓她知道我明白她主要是喜歡跟媽媽親近,才會想要睡在媽媽腳邊。

3.同理他當下的心情
「妳很用心鋪著自己的床,卻被媽媽弄亂了,讓妳很傷心。」
想必女兒鋪床在我腳邊時,一定是很開心做這件事情,我不僅破壞了她想要親近媽媽的心意,也破壞她的興致。

4.說明解釋自己的難處在哪裡
「因為妳睡在媽媽腳上,我會不舒服,等一下媽媽也會沒地方躺,才把床移到旁邊。...」

5.表達對她的在意並提供安撫
「媽媽抱抱安慰秀秀,我最愛妹妹了。」
我知道自己沒告知她要把她的床移走,就直接做了,其實是不恰當的,也不尊重她。即使是小小孩同樣有被尊重的需求。

除了跟她說對不起外,我還能做的就是抱抱她,這是她最喜歡的。
口頭說「秀秀」,有時也可以抵過很多言語,意思是我知道妳不開心,我在意妳的感覺,媽媽想辦法安慰妳。
當女兒覺得自己的感覺與需要被聽懂了,原本的說不出的失落感也就平復許多。在許多關係裡,不也有類似這樣的情況。
當有一方一直抱怨同一件事情,其實也在反應著,他感覺到自己的訴求沒被在意,於是必須透過一而再在而三的反應,希望被聽到,被回應,那他就不需要再說了。
抱怨的一方,其實也會累,被抱怨者則是很煩、覺得很有壓力,雙方都不愉快。
有時抱怨的一方,其實也說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或是怯於說出自己真正的需要,即使是大人也會如此,這種情況相當常見。

舉個最簡單而直接的例子是,對方一直碎念家裡的電燈壞了怎麼都沒修,你說找一天修,但還是沒修,對方就只好一直重提。
當我們覺得對方一直碎念,真的很煩人時,其實這也是一個訊號,提醒我們是不是有真的回應到對方了,我們是否發自內心的回應對方,而不是搪塞敷衍,或只是為對方貼個標籤,覺得對方「很盧」。

在《關係療癒》這本書,作者提到在關係裡面,很重要但卻容易被忽略的是:「對方表現出來的語言或非語言訊息,都是一種邀請,邀請你去了解他並回應他,你是否讀懂對方所要傳遞的訊息,並給予適當的回應。」
若我們願意留心對方想表達的訊息,並很真誠地去回應對方,你所在乎的關係,將不會是問題。
0 評論



發表回覆。

    作者

    欣語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們將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類別

    全部
    伴侶之間
    家庭互動
    自我成長
    親子關係

    封存檔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六月 2021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三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六月 2017

高雄心理諮商推薦 欣語心理諮商所
欣語心理諮商所 | ​高雄市三民區天津街148號 ​​​​(後驛站1號出口,步行約6分鐘)
LINE客服 @heartrich​ | MAIL heartrich2017@gmail.com 
​統編92183884 | PHONE​ 0968-991520​ (平日1030-1730,其他時段請洽詢
LINE@)
 COPYRIGHT©2017. heartrich2017.ALL RIGHTS RESERVED.
  • 最新消息
  • 諮商預約
  • 關於我們
    • 成立目的
    • 我們的團隊 >
      • 林怡君 諮商心理師/所長
      •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林宜樺 諮商心理師
      • 張蘭心 諮商心理師
      • 李昭儀 諮商心理師
      • 柯沄蕾 諮商心理師
      • 李琹悅 諮商心理師
      • 陳宏儒 諮商心理師
      • 柳宇哲 實習諮商心理師
    • 地理位置
  • 心靈成長課程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進階團體
    • 「經驗與賦能​」督導團體(實體班/線上班)
  • 個人療癒課程
    • 兒童增能課程
    • 藝術療癒
    • 催眠療癒
    • 芳香療癒
    • 占星療癒
    • 花精療癒
  • 欣語心理諮商所
    • 服務項目 >
      • 場地租借
      • 心理健康講座邀約
    • 相關資源 >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聯絡我們
  • 心理健康短文
    • 自我成長
    • 伴侶之間
    • 家庭互動
    • 親子關係